何满子·冠剑不随君去
孙光宪〔五代〕
冠剑不随君去,江河还共恩深。歌袖半遮眉黛惨,泪珠旋滴衣襟。惆怅云愁雨怨,断魂何处相寻?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他远游去了,留下衣服和剑。往日恩情同江河一样深。唱歌时半遮着愁眉,看起来非常悲伤,泪水不停地滴落在衣襟上。惆怅之时,云也能引起愁绪,雨也能引起心中的怨恨,不知思魂要飘向何方才能找寻到他。
注释
冠剑:指服饰和佩物。
旋:马上,随即。
简析
此词头二句写女子见所怀之人的冠剑尚在,而人已去,想到他们恩深江河;“歌袖”二句写她思念的悲伤情态,即使是在勉强歌唱时,也掩饰不住她带愁的面容,有时还流下了思念的泪水;结尾二句写她内心痛苦不堪,周围的一切在她的眼里都带着愁意,终日难过,不知到何处去寻找她心爱的人。全词情绪低沉,色彩暗淡,凄苦之状,不忍思量,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痴情女子形象。
孙光宪
孙光宪(901-968),字孟文,自号葆光子,属鸡,出生在陵州贵平(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)。仕南平三世,累官荆南节度副使、朝议郎、检校秘书少监,试御史中丞。入宋,为黄州刺史。太祖乾德六年卒。《宋史》卷四八三、《十国春秋》卷一○二有传。孙光宪“性嗜经籍,聚书凡数千卷。或手自钞写,孜孜校雠,老而不废”。著有《北梦琐言》、《荆台集》、《橘斋集》等,仅《北梦琐言》传世。词存八十四首,风格与“花间”的浮艳、绮靡有所不同。刘毓盘辑入《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》中,又有王国维缉《孙中丞词》一卷。 88篇诗文 96条名句
柳宗元传
《旧唐书》〔五代〕
元和十年,例移为柳州刺史。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,制书下,宗元谓所亲曰:“禹锡有母年高,今为郡蛮方,西南绝域,往复万里,如何与母偕行。如母子异方,便为永诀。吾与禹锡执友,何忍见其若是?”即草奏章,请以柳州授禹锡,自往播。裴度亦奏其事,禹锡终易连州。
柳州土俗,以男女质钱,过期则没入钱主,宗元革其乡法。其以没者,乃出私钱赎之,归其父母。江岭间为进士者,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;凡经其门,必为名士。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,时年四十七。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,时人义之。
临江仙·帘卷池心小阁虚
李珣〔五代〕
帘卷池心小阁虚。暂凉闲步徐徐。芰荷经雨半凋疏。拂堤垂柳,蝉噪夕阳余。
不语低鬟幽思远,玉钗斜坠双鱼。几回偷看寄来书。离情别恨,相隔欲何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