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《与小女》是诗人在女儿刚刚学说话时所作,完全以一位慈父的身份,带着溺爱的口吻写给女儿。在诗中可以看得出来,对女儿一行一动的描写中皆充满了爱,哪怕女儿并不会清晰地吐字说话,但在这位父亲耳中依旧动听。“一夜娇啼缘底事”,将诗人全部的慈父之心态展露无遗。孩子哭闹一夜,扰人清静,可在他的耳朵里却是“娇啼”,他不生气孩子的啼哭不已,只追究原因是什么,如此爱女的深情便于笔端倾泻而出了。“一夜娇啼”不是身体不舒服,也不是受了别人的欺负,更不是缺少什么稀奇的玩具,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衣服不够华美。小女孩爱美情有可原,可她却不愿明说,而是通过撒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,真是娇憨无赖的典型。
韦庄经历了唐灭蜀兴的时代剧变,其晚年寓蜀期间,创作了大量的家事亲情诗。韦庄从小家庭贫寒,中年又因为战乱失去了兄弟和妹妹,这让他非常悲伤。所以这时的他很看重亲情,当看着小女儿牙牙学语时,其内心所迸发的亲情溢于言表,于是写了这首诗给小女儿。此小女,或即《忆小女银娘》中提到的银娘。
参考资料:完善
《与小女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中写小女的娇憨可爱,让诗人欢喜不已;而小女不解生计,哭闹着要花衣穿,又让做父亲的无可奈何。全诗抓住小女孩学话、贪玩、爱漂亮、喜欢哭闹的特点,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,使得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,诗人的一片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。
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;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,根不固而求木之长,德不厚而思国之理,臣虽下愚,知其不可,而况于明哲乎!人君当神器之重,居域中之大,将崇极天之峻,永保无疆之休。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,德不处其厚,情不胜其欲,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者也。(思国之理 一作:思国之治;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一作:塞源而欲流长也)
凡百元首,承天景命,莫不殷忧而道著,功成而德衰。有善始者实繁,能克终者盖寡。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?昔取之而有余,今守之而不足,何也?夫在殷忧,必竭诚以待下;既得志,则纵情以傲物。竭诚则胡越为一体,傲物则骨肉为行路。虽董之以严刑,振之以威怒,终苟免而不怀仁,貌恭而不心服。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;载舟覆舟,所宜深慎;奔车朽索,其可忽乎!(凡百 一作:凡昔;胡越 一作:吴越)
君人者,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,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,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,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,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,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,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,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,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,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。总此十思,弘兹九德,简能而任之,择善而从之,则智者尽其谋,勇者竭其力,仁者播其惠,信者效其忠。文武争驰,在君无事,可以尽豫游之乐,可以养松乔之寿,鸣琴垂拱,不言而化。何必劳神苦思,代下司职,役聪明之耳目,亏无为之大道哉!(想谗邪 一作:惧谗邪;弘兹 一作:宏兹;在君 一作:君臣)